寶藏巖口丁故事 OT Stories

簡介

最近常來寶藏巖口丁參加活動的游大哥,在今天知道口丁空間經營的存活方式,其實就是透過樂捐與捐贈,然後就問我可以為這空間做些什麼?關於這問題就像其他社群新朋友與老朋友最常提到那樣。

其實我不知道要如何回答這問題,因為回答了就像是我命令一個人去做件事。

因此,我想如果你曾經來過口丁或是參加過口丁的活動讓你有所感覺,那麼我有一個很小的請求,如果可以的話,留下一個屬於你的口丁故事,並且請在 facebook 上留下一些文字,也許是口丁必要存在的想法或是你在這看到什麼?感受到什麼?並且在文末加上一個 ‪#‎OTstories‬ 標籤,方便我們收集與整理。

故事是傳承與支持的力量,也許哪天關於口丁我們都盡力,空間不在了,但是這些共有的記憶卻是可以接棒下去。

感恩。

討論

https://www.facebook.com/honki/posts/10152816269786375

故事們

口丁的來源或許大家不陌生,從 2013 第一次到這個空間時,先被外頭寶藏巖氛圍給吸引住。一進門,第一感覺就是家的隨性放鬆,人與人的互動很直,就是動手族的那種沒距離的感覺。 後來才輾轉知道它叫口丁,乍聽之下,丁即人丁,口乃女口,是古代計算人口單位-丁口 翻過來,實在太有趣了。

馬爸 Mach Ma

第二次到口丁時感覺又是一種不同的震撼,當身邊沒工具時,要怎麼辦呢?

能不能找身邊現有的東西,然後改他,改成另一個用法?

那天洗電路板用了很多身邊有的工具來改,碳粉印表機竟然還能用在電路板的製作,整個很shock!

氣球固定的底座也是很好用的東西~

很多很棒的物品活用想法,感覺很有趣,很棒的地方。

趙珩宇

雖說來這邊的時間還很短,但不論是技術上、或是人際交流中都感受到了滿滿的正能量(一聽就知道你是新來的by Bob),只能說有緣來到這裏,是一個幸運,一個衝擊,和莫名其妙的際遇。

Paul保羅

居然有人能從我身上感受到正能量,那你一定是蠻負面的人。沒聽過『負負得正』。

BOB

恰好個人也是開源愛好者,因 Raspberry Pi 出現,慢慢理解 Maker 文化和意義,2013年參加COSCUP,聽到鄭公子的演講 - 寶藏巖國際藝術村內的 hackerspace,便留意OpenLab的聚會資訊,雖然偶而才會出席,但硬體聚會比其軟體聚會更有人的溫度和感覺,也更貼近生活,畢竟實體的物品才是現實的生活。而 Makerspace 存在的意義在於,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小發想,但苦於找不到同好跟專家,在這類聚會上,透過分享回饋,無負擔就能獲得指導,更重要是從無到簡易的雛型,雛型到可商品化的過程,沒有人可以獨力完成,參加這聚會,多了跨領域知識,少了跌撞摸索成本。這是口丁永續存在的意義。

Philipz

初次來訪口丁,其實是因公前來的。那時的我被接連襲來的稿量給壓得喘不過氣,眼看截稿在即,手邊還有一堆稿子沒寫,光是台灣的maker就要訪十個以上,遑論我還要負責其他兩個國家的採訪,整個封面故事做下來至少說也訪了20人,但我只有兩個禮拜多的時間完成,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在這樣的景況下,來到山明水秀的寶藏巖,老實講沒什麼好心情。

其實我一直以為maker space就只是“那樣”,畢竟身為一名科技媒體記者,不敢說見過全世界的maker space,但也看過了不少,然而openlab給我的感覺還是非常的酷,尤其是門前的對聯一下就抓住了我的目光,裡頭的空間不大,但亂中有序。鴻旗兀自拿著一杯咖啡走進來,沒有什麼招呼,我很快地就說明來意,準備工作,沒想到鴻旗劈頭就說:「欸,你平常講話都這個樣子嗎?你壓力很大嗎?可以輕鬆一點嗎?」其實對我來講,面對maker跟面對企業大佬主管的心情很不一樣,我以為我已經比較輕鬆以對了,沒想到還是被發現我緊繃的情緒,我用了一秒鐘調適一下心情與語調,繼續把整個採訪完成。

鴻旗是個非常樂於分享而且熱情的人,我相信不管是誰來到口丁,就算是比爾蓋茲或習近平,也一定會感受到這邊非常歡迎外來者的社群氛圍,然後卸下心防。最後採訪結束時,我們沒有要求,但鴻旗自己非常嗨地吆喝裡面的夥伴出來一起入鏡,而且感覺已經排練過三百遍要如何擺po,相當不受攝影師控制,雖然最後囿於版面無法刊出「Honki與夥伴手模們的合照」,但還是非常謝謝他帶給我與攝影師輕鬆愉快的一小時,以及在各方面協助我完成報導。

李欣宜

這一次,我興奮的拿著剛從網路買回來的四軸,腳踏車飛快的騎在上橋前面的自行車道,然後,彎進去速度太快,側面直接被另一台機車撞到(機車好衰..),還好兩邊都只有擦傷,機車上的小孩則是只有嚇到(對不起..),和機車駕駛道歉N遍之後,準備騎腳踏車才發現前輪已經被煞車卡死了,只好抬到OT求救。

剛好這時候謝小進和馬大他們都在,謝小進就過去檢查腳踏車的狀況,還把他抬到了Openlab前面,一看才發現輪框已經嚴重變形,這時候謝小進已經把前輪拆了下來拿進去修,大家討論+嘗試各種的維修方法,馬大把前輪直接扳了回去,不過因為鋁合金太硬了,也救不回來這個輪框,就在這時,鄭鴻旗竟然從 Openlab 的倉庫區拿出來一個一模一樣大的輪框阿阿阿阿阿

OT真的是太神啦啦,連尺寸一樣的輪框都有,於是謝小進和馬大的幫助下把輪胎洩氣後把輪胎移植到新的輪框上,最後謝小進把換好的輪胎裝回去,然後就大功...等等還沒那麼快,謝大後來發現前擋泥板基本上鎖孔都斷了,而且前煞車已掛點...

謝大只好把前擋泥板移除,還有把前煞車條回去,於是修復腳踏車就大功告成!

要謝的人太多了,謝小進和馬大,與 Openlab.Taipei 的各位,於是這個換下來的輪框就即將成為四軸的防撞欄..?

這是一個關於修腳踏車的小故事..

黃偉峻

《那個OpenLab》

5:46分。是背脊裡一種原始動物的衝動, 讓我遠從南投北上, 踏入山坡上如迷宮般的寶藏巖國際藝術村深幽小巷中, 在5:46打開口丁工作室的紗門, 開始探詢傳說中的OpenLab。(註: OpenLab定期聚會「每週三來碗Arduino」6點開始)

【喬布斯的車庫】

入門迎面而來的,是熱情自然的招呼聲:「你好請進, 隨意找個位置坐吧」,那是創辦人鄭鴻旗。

在幾乎要爆炸的空間中,經過兩位原本正在專心製作專題的夥伴熱心的協助下,勉強擠出個位置坐下來。我開始端量這裡的一切。那是一間只有數坪大的小房間,正中間是一排長長的桌子,桌上擺滿了電子零件,半成品和電腦,四周靠牆處是人高的置物櫃,有零件櫃,檢測設備,回收材料和一些新奇的作品。說也奇怪, 明明看似壅擠,雜亂的空間蘊藏了一些莫名地秩序,心裡浮現出了一股喜歡動手做的人特有的親切感:「傳說喬布斯是在車庫創業的, 他的車庫大概就是這樣子吧?」我心想。

【這裡的maker連生日蛋糕都做】

接著一位maker抱著一個盒子開門進來,「這是自己做的蛋糕, 大家一起吃吧!」接著開始哈拉起來,「還有, 那個XXX生日快樂!」,今天恰巧是某位夥伴的生日。哇!這裡maker聚會也可以是生日party,竟有這麼貼心,有人情味的地方,maker space不是用來搶設備的嗎? 

後來陸陸續續來了近十位夥伴,開始熱鬧起來。

【這裡設備不用搶?】

我好奇的問:「鴻旗啊這裡有沒有3D列表機?」然後跟他抱怨我今天來到台北為了想體驗實作一的小作品遇到了哪些災難。「在那裏, 要用自己用」。鴻旗指著設備,輕鬆的對我說。就這麼簡單?!不過,「別的maker space的優勢就是設備周全,而我們這裡的優勢就是沒有設備!!」鴻旗幽默的說,我放眼一望,那台3D 列表機恐怕是這裡最豪華的機台了,但沒有設備為什麼是優勢呢?

【沒有設備的優勢】

在架上看到一Arduino 入門本書,正好可以研究一下今天在光華商場買的Arduino 如何驅動手上的小伺服馬達。鴻旗突然對我說:「有沒有什甚麼要問的,人都在這裡了,要看書在家裡看就好了。」好像有道理。

接者,幾個人突然轟然聚集起來,原來一位maker成功的作出了一個電腦螢幕!「自己的螢幕自己做!」大家興奮地問東問題,那位maker也熱心地有問必答。而房間的另一端,有一組兩人的團隊手上拿了自製的無人機,向一位相當資深的maker討論起來,仔細一聽,所討論的內容都十分的專業與技術性,這裡果然是玩真的。

還有,今天也來了和我一樣的新人。一位和我一樣是經濟背景、深信不是念理工的也可以是maker的很有創見的夥伴,正在招兵買馬參加下一次的Hackathon;另有一位只有高中畢業,大學輟學的奇才,毫無保留的分享他前瞻的產品構想,我好像看到了台灣的馬克•祖克柏。

【創客精神】

我終於懂了。這裡的設備不用搶, 因為人們來到OpenLab, 是為了知識技術交流, 是為了分享人生,是為了共同創造一些夢想, 是為了實踐那想要make somthing的初衷。OpenLab不是沒有設備,而是在這裡重點根本不是設備--重點是人,是社群,是某種精神。對我而言,這裡就是maker精神孕育的搖籃。這就是我理解的OpenLab。

Alfred Chien

去過幾次的 OpenLab Taipei (簡稱OT),那個地方跟我個人活動地方一模樣,東西擠得滿滿的,遍地黃金,到處寶物,寶物還不可以亂挑來做創作喔!因為有些材料是鴻旗準備給下次重要活動使用的再生利用材料呢。

在這裡可以跟鴻旗聊聊世間事,可以聊天南地北,可以聊 Maker 跟 OpenSource 的環境變化, 但是就是可以得到一種快樂感覺。

Johnson Yeh

一開始踏入口丁只是為了求助於某位大叔而約在這擁擠的小空間,再次踏入OT則是自己一個人。一個人在口丁雖然很舒服,不用跟一堆男人們共擠一間,但一個人好像又嫌太過寂靜。熟練的找尋各種工具,漸漸發現口丁的價值原來是人。人來人去,帶來了熱情與想法,帶走了知識與回憶,但從來不會人去樓空,因為這裡的每樣東西都是來自台灣四面八方,都是那些人的熱情與對空間的期許。我所知道的口丁,永遠不會太擠。

張凱閎

聽到寶藏巖的OT LAB,是從某Maker盧志勳學長大大,提到OT與期曾在會場協同製作做了那個108個大眼娃娃。

在FB上有許多人討論,FAB LAB跟OT LAB,在外面的世界,凡事都講究多少錢多少斤兩多少技術多少人脈。

而在OT這邊,只問自己,想為世界做什麼,看自己想做什麼,有什麼想法,然後一起實作,有困難就去克服,缺什麼就是做,就去找,天下無難事,因為當你努力起來,全天下都會幫你的。

後來在OT,尋找到了材料的製程,後來巧合下步入製作一些手工藝品的過程,有一次大家協同創作燈光攝影,那真是奇妙旅程,平常習以為常的雷射筆(上課用),可以用來當成裝備,這真是真的。OT辦得了,那幾天,看著各式各樣的裝備齊聚在OT LAB,然後謝老鈑,邱文凱等人(SORRY我只記得這幾位大大),放音樂的放音樂(招喚音波光譜),

放火的放火(招喚煙霧現光),

放光的放光(招喚雷射舞台燈),

機械構造改造的改造(招喚樂高轉轉台),

再讓攝影師從中取得畫面。 (嚇O_O)

後來又幸運地參與到一場次的新莊鐵工廠之旅,那眼見台灣經濟奇蹟的現場,彷彿看到製造鋼鐵人的現場製具等等,可焊可壓型可穿打更是跟著師傅的手藝,將心中的造型造具打出......

雖然從桃園長庚到台北的OT很遠,只要空下山一趟,定過去會會OT,走走寶藏巖這塊福地。

常常會想台灣缺乏了甚麼,在這福地福人居的福爾摩沙,這句話前的意涵是,是我先善天下,而非我負天下人。

謝謝紅旗持續的堅持他的方針經營這個地方,更看到許許多多的人們,提供許多軟硬體的諮詢、協助跟贊助,看到這個地方的持續發光,真的愈來越期待,這塊土地的你我他,能綻放出甚麼樣的光芒,有別於殖民地後的思考模式,而邁向如星際迷航記的開場白 : 

宇宙:人類的終極邊疆。這是進取號(或「企業號」)的航程。她為期五年的任務:去探索神奇的新世界;去尋找新的生命形式與新文明;去勇踏前人未至之境!

Space: The final frontier. These are the voyages of the Starship, Enterprise. Her 5 year mission: to explore strange new worlds; to seek out new life and new civilizations; to boldly go where no man has gone before.

OT,傳送!

蔡懷毅

比較像流水帳

第一次到口丁之前,就已經耳聞口丁的存在,而且聽說是一個奇怪的所在,但是怎麼個奇怪法也不得而知,然後在一個下著大雨的下午在學校不知道去哪裡的時候,想到可以去口丁看看,於是查了地圖來到寶藏巖,來到廟門口的時候覺得,大概是被耍了吧,怎麼會在廟裡,但是直覺告訴我往前走就對了,所以才發現藝術村的存在,果然是很奇怪,後來在一個窄小樓梯轉彎處的告示牌上發現了口丁的名字,還有"好吃的臘肉",難道口丁是專門給隱居的人去的地方嗎? 走著窄窄陡陡的階梯半信半疑來到門口,把門推開發現裡面有一個人,打了招呼就進去了,我問說要不要把門關起來,他說,兩個男人在一個房間裡面把門關起來感覺怪怪的,我反而覺得他怪怪的,接著我就開始到處看,看到一台老舊的打字機,又看到一台老MAC,天啊,真的是神奇,於是我就問能不能把鍵盤拿下來拆了,邊拆就邊聊: 請問怎麼稱呼?我叫鴻旗,喔,原來你就是傳說中的鴻旗呀,於是終於知道這個讓一位陌生人一進門就拆鍵盤的人叫做鴻旗。

張權峰

小弟曾經去過台北市的幾個著名 makspace 過,唯獨一直沒去口丁,僅只於FB看過口丁的活動照片。昨天頭一回來寳藏嚴觀光,也頭一次認識口丁這個地方,相較之下口丁具有強烈的【拾荒者精神】,角落堆滿著鴻旗到處拾荒來的材料,雜亂的桌子上滿滿的Project半成品,開始工作前要花不少時間清出桌面來。

後面木門後是加蓋出去的天棚,應該是口丁的倉庫,也是堆滿不知名的東西,因為防水處理沒弄好,雨天時會滴答搭的漏水,環顧口丁散落各個角落的雜物 ,這地方才是正港 Garage inventor 車間的 FU。

由於我是第一次參與,鴻旗熱心地為我們講解 Cyclone PCB CNC project 的前因後果,原來這計畫已經 Go 兩年了,只是發起者的人生斷斷續續發生轉折,於是計畫走走停停的經過這麼久。我很幸運今天見證了 Cyclone PCB CNC 完成的一刻,和同好一起焊電線, 抓CNC跑起來卡卡原因,幫忙完成 CNC 的第一次 Test Run,這辛苦兩年的成果,竟然被我目睹到了。

因為小弟自己也有玩 3D 印表機,Prusa i3、Kossel、Rostock min 都有玩過,參與了這次的Project 很興奮的發現 CNC 可以共用 3D 印表機的韌體和零件,回去應該會用"微痛"升級的方式改裝一台變成 CNC 。

這次的參與讓我有新的應用想法,也許我可以利用這台CNC來幫我的塑膠模型雕出鉚釘和紋路,減少因為年紀大手殘,刻壞模型的機率。

Cruise Chen

回到台北的週末,趁著空檔到 Openlab.Taipei 晃晃,順便解一下自製小玩具的 bug。

第一次到寶藏巖口丁,其實感覺是很溫馨的,就像是一個 Maker 的大型 hub,所有人都可以到這裡匯聚,做想做的事學想玩的物。東西雖然多且雜,但在住持的打理下,亂中還是帶有條理。也非常佩服 Honki 的努力與意志,朝著自己理想邁進。

回過頭來,還在起步的 Maker’s Attic 可以借鏡前人的腳步學習,但最重要的還是各位在地夥伴的參與,組織一個適合高雄人的社群與模式。

Btw, 小玩具 sound reactive glass 算是完成了,下週聚會可以給大家玩玩,看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Felix Lin

在2013時因緣際會之下,第一次造訪口丁,就被那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的風景給吸引住了,而且在聚會中也認識了許多的人,最主要是可以有知識的交流,有時自己做出的東西,加上大家的思維,可以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結果,這是我覺得這邊最有趣的地方,雖然,許多 maker space 都是這樣,不過對我來說口丁可能有濃厚的台灣人的人情味,又加上鄭公子時長收集些特別的古物,可以和現代的東西有極大的衝突,我很喜歡在不同產物下,所產生的衝突感,甚至應該說,可以產生新的思維所以我才會持續的參加這邊的聚會,況且與鄭公子又有著濃厚的工具人惜工具人的革命情感XDD #‎OTstories

Te-Yi

  這趟台北行回來後,稍稍沉澱了一下(雖然回歸生活還是很忙哈哈),其實真的很感謝這次台北行有到 OPEN LAB 看看,我這個小小MAKER頗開心的哈哈哈。雖然 OPEN LAB 被HONKI形容成最寒酸的 MAKER SPACE,但我覺得人的溫度還是無法取代的:每個 LAB 的人所營造出來的氛圍都不一樣,很喜歡 OPEN LAB 小小的但依然保持其人氣熱度的感覺!大家聚在一起、討論有興趣的事物、再共同完成,這真的不容易形成與維持!可能也是因為人的溫度,讓我感覺更有親和力。下回再度北上,希望能再次造訪 OPEN LAB,如果時間剛好,也希望能湊一腳參加聚會哈哈! :D 

  也謝謝HONKI的許多分享,讓我對於我所相信的「JUST DO IT, AND WE’LL LEARN IT」更加堅定!回來高雄之後,除了生活中、學校中的事情照常RUN下去之外,也動起來開始規劃下一個要做的東西了耶!(還想再組一台3DP ~ XD )

祝大家 精神飽飽 活力滿滿 燃燒MAKER魂 ~~~ :D

林宇宣

寶藏巖中的寶藏,等你來尋寶

自造藝術家-鴻旗,帶你一起做出Arduino的無限可能

OPEN LAB TAIPEI,如同其名,是個開放、分享的空間,

在台北生活了12年,也都在公館附近闖蕩,

甚至就在它旁邊的戲院打工,印象卻只停留在入口的停車場,

我從未踏足,去挖掘這寶藏,這處於寶藏巖的藏寶之處,

從喧囂的鬧區,走入高架橋旁的小徑,

穿過蒼綠的樹木,進到一片古意盎然的眷村聚落,

這裡是寶藏巖,這有個國際藝術村,而OPEN LAB TAIPEI就在這裡。

見到鴻旗,就是那麼親切自然,好像鄰家好友一般,招呼我們進去,說明他昨晚自造的太晚,電動車電池沒去交換,早上才去處理,他那部先進造型的電動車在這老眷村的電線杆旁,相融得宜,一點都不突兀,就像這如古蹟般的眷村,卻藏身著打造未來的自造基地。

除了我們從高雄上來拜訪,還有一位科技大學的學生,也從高雄找到他這兒來,一進門,這相聊著看來是自造者都會去參觀的活動,木工機具的展覽,學生才說預備要去,鴻旗就拿出一疊展覽中蒐集到的DM給學生參考,也分享他的簡單看法,交流著自造者的資訊及語言。

這個自造空間,是最具自造精神的地方,

小小的空間,大約只有一個小套房的大小,可完全具備自造者的基礎設備,有香港友人組裝的迷你 3D PRINTER,自組的小台 3D PRINTER 和電路板雕刻機,從惜物網或學校舊品拍賣處找來的小台鑽孔機、線鋸機、示波器,還有各式各樣的PIN腳、電路材料,大大小小拆裝中的零件,各式工具,還有小後院中,各種待拆解的設備,別人眼中的廢材,棄如敝屣,在鴻旗眼中,這是可用的寶藏,透過鴻旗和這群自造者的雙手,可以從中拆解,讓零件適得其所,賦予它嶄新的意義,組裝出各式新穎、有趣的成品。

太陽花學運的亮點-鋁罐燈、柯市長親簽名的眼球燈、療癒小物-翻桌紙片人,在Arduino之夜及自造者聚集交流之時,產出這些不設限、新鮮有趣又好玩的作品,還有冰棒棍等材料組成的飛行器、各式面具、完成中的腳踏車等等,讓人驚嘆創意無限,原來我們可以想的出,就可以嘗試做得到。

鴻旗在自造的路上,走得很前面,一開始是很孤獨的,

但他秉持著公開、分享的自造精神,堅持至今,儼然是臺灣自造空間的先驅者,

OPEN LAB TAIPEI 隨時歡迎大家,一同去坐坐聊聊,享受手作自造的無限樂趣。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129382050411457&id=100000190187419

蘇愛晶

我今天在openleb Taipei 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不像我們認為一直讀書,只要考好試,就有好的高中,也就有好的大學,但在openleb taipei就是一個自由發想的空間,想到什們,就寫下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動手做,也讓我體驗到不一樣累積知識的方式。我希望openleb taipei可以繼續保持這樣的創作空間。

李義鈞

【寶藏巖口丁一日遊】

中秋佳節,杜鵑盛開~

找到時間跟理由讓自己踏上朝聖之旅!

花了大半時間在公館附近的巷子間迂迴、

在寶藏巖的巷弄裡來回穿梭、迷路、淋雨、迂迴....

途中,看到幾個小朋友抱著巨大的奇異城堡走出來...

恩,不遠了= =+

終於來到傳說中的OpenLab.Taipei ,

俗稱的口丁。

"請問...可以進來嗎?"

推開門一望,

比想像中的小很多很多...但還是比MV大一點就是= =

亂中有序的各種半成品、零件、機具散落在空間裡,

流裡台、工作臺、萬遲王....呃...還有後面的垃圾堆XDD

得知今天剛好是「3D列印媽媽展」的尾聲,

便衝著「鴻旗也在那裡喔!」二話不說衝去了~

展間陳列著許多失敗品的藝術,3D列印失敗品的集合。

在世人的面前,3D列印印象中總是無所不能,如此的HiTech

然而每一個列印件,或者說一件作品,

都可能在過程中位移、脫離、變成炒米粉、不符需求...

仔細端詳的「自己動手做」的區域裡每一個印壞的工件,

可以感受(oder想像XD)得到他們背後的歷程,

只有親自印過的人才曉得的汗水和煩躁....

一旁,是久仰久仰的鄭鴻旗。

偷聽完他和學長姐們的敘舊與暢談,

找到了機會鼓起勇氣上前攀談...

在台灣流行起Maker前,就成立了OT

Maker是個Movement,不希望他淪只是為一個議題,

要能夠遍地開花、扎入這個社會、喚起每個人本能的Maker魂

時間不長、功課作不夠...無法聊得更多,

但認識一個為理想做出行動的人,而且很和善很親民^_^

回到口丁,和三位"信徒"又小聊的一下,

這種空間,最後還是要回到人的身上,

果然...即便是Maker Space,重點還是在裡面的互動、溫度,

無人即死。

如同書院、如同好伴、如同各種組織團體,

大家一起在這裡聊天打屁、一起創作、讓許多有趣的是發生...

如何讓空間自力生存?如何製造大家想待的空間?

如何聚集更多人、集結更多Ideen和實踐?

Maker Village還有一段路要走、還要許多人的支持、還有很多很多要學......

感謝口丁的工具箱支持XD

雖然沒吃到鐵板烤肉,希望月餅你們喜歡^^

大家中秋節快樂~

吳秩達

Maker風味噴槍烤牛肉

原本以為上台北上晚上BCD的課到九點半已經是極限了。沒想到陳加恩一句話「openlab很酷喔」,一下課就奔去了趕上豪邁的咖哩飯週三聚會…

一進門突然噹噹噹大家一起亂叫「第三回合開飯拉」真的是酷斃了的開場白,這就是真Maker本色呀QQ

久聞Openlab,沒想到居然藏在寶藏巖裡面,太不可思議了。晚上的寶藏巖從此一點都不恐怖了,一樣的每天都有令人愉悅的新事物~

黃豆泥

剛泡好咖啡。對著電腦,路上無車無人,夜深無聲,剛好想到一些事情想記錄下來。

今晚在週三來碗 arduino 聚會中,只是剛好看完電影來此散步的凱文,被謝老闆推坑上台,跟大家快閃分享在美國 Noisebridge Hackerspace 的經驗,講述這個空間有趣的地方,成員之間的相處之道,工具的使用以及各個計畫資料的整理等等。

當他分享了這些故事,讓我有些感觸,想起當初為什麼要在寶藏巖申請空間。其實這在我大部分的演講中都會提到,根本上都是要解決自己的問題,因為自己想學程式與電子技術,只有透過網路是不夠的,如果有空間能夠自由使用工具與材料,有相同興趣的社群朋友一起面對面把問題克服,或是一起學習才有可能學得更好。

因為我是藝術學系的學生,所以能夠知道的資源也只限於藝術這個領域,所以也很自然的申請了寶藏巖的空間。之後才更深入的知道寶藏巖國際藝術村的故事,這些建築也是當初的居民要解決自己的居住問題,以自己的房子自己蓋的精神,不管是以個人或是合作的方式,逐漸把房子蓋了出來。也許這些建築在專家的眼中不完美,但是從一開始的六戶到後來的兩百多戶,如同有機的物種灑落在這土地上展現生命力。而參與造屋過程的這些人其實就是今日我們正在談的 Maker ,用自己方法、資源去動手解決自己關心的問題。

後來藝術工作者的進駐, 創作過程與作品呈現為這寶藏巖增添了新的顏色。他們面對自己內心中的創作慾望,用各種媒材實踐自己腦海中的想法,也是這個世界正在討論的 Maker 。

Openlab.Taipei 是 OT 也就是口丁,在此扎根是很多的機緣巧合促成,一開始都不是為了 Maker 而發展,但是現在想想卻是如此剛好,時間與空間、人與故事的 Maker 元素自然交織,揉和台灣土砲與 Hacker 文化,變成台灣重要的 Maker 空間。

Openleb.Taipei 是台灣最像國外 hackerspace 的地方。

凱文這句話,有感動也有更多的念頭讓我想到謝天,要謝的太多,不管是過去或是現在的人們,我是如此的幸運參與其中。

鄭鴻旗

這是台北,不,是台灣最浪漫的一個自造者空間。純粹無添加,完全為了有趣而存在,為了快樂而分享。雖然我們總是嘲笑鴻旗在經營資源回收站,但是隨手拈來的二手零件和工具反倒更襯托出真實感。開源是口丁的核心價值,也是maker movement最重要的動力。Makerspace is not about space, it is about makers. 如果你想體驗。

JC

我的口丁第一次分成門口和門外. 差不多是在 2014年三月底, 我在某處聽了鄭公子的演講, 得知口丁這個地方. 沒先查明活動時間就直接跑來, 吃了閉門羹好大一碗, 那天還下雨. 在臉書上查到鄭公子的電話, 直接打電話約他來開門. 面對這種陌生的邀約, 鄭公子顯然是很有經驗很大方, 我是被嚇到的拘謹. 那天鄭公子還教了我剝線與一些用烙鐵銲接的技巧. 第一次來吃週三的一碗 Arduino, 遇到口丁的鎮山之寶馬爸, 很熱情爽朗地介紹環境與作品. 算很幸運地, 我在口丁有跟上幾個大作品 Plot Clock, 108大眼仔, 木架四軸等.. 動手實作與交流分享, 這些可都是我天天掛網也學不來的無價經驗。

曾建評

我對口丁的觀察不算長,但是對我來說很深刻。

來到這的,是一群下班後的超人,目的不是為了救別人,是為了救自己內心嚮往的世界,這個世界,沒有門檻、沒有限制,運作的方式超出我邏輯可以理解,但我看到美好,

 

,逗號與逗號間的空白,不是誤打,有時候,不用華麗辭藻去形塑自己美好的強大,只是單純地說,這裡很美好,對外人來說太簡單了,簡單到可以抹去他的存在。

在口丁我覺得做人很簡單,做事很簡單,想法很簡單,保持熱情很簡單,開心很簡單,投入自己所喜好很簡單,因為你可以在這裡做自己,這「簡單」在這世上很不簡單,背後多少人投入他們的時間、金錢,才能營造出一個只要你有心想做東西,沒有門檻、沒有限制,來這裡就對的空間,你真的來了,你也真的發現,吼!這句話沒唬人!這真不像我可以理解的世界,做自己居然這麼簡單。

謝謝所有在這過程中默默付出的每一位,能認識你們真是我的榮幸。

玨伶

這是一個很奇特的空間,雖然我因為各種因素而無法參與太多,很慶幸我曾參加過最接近我心中想要的工作室的樣子。

其實我對口丁的感覺很像是一種宗教般的信仰,很溫暖,就像迷途的 maker 看到了燈塔一般。

感謝鄭鴻旗幾乎每週三都到場,這種毅力就讓我佩服不已,也感謝馬嘉宏的博學多聞讓我獲益良多,感謝你們普渡眾 maker 。

Keisuke Lin

【20160402 Arduino day】

一開始查到 Openlab. Taipei 位在寶藏巖,其實我覺得很奇葩,畢竟這個地方整個就是很文青。今天親自走一趟之後發現沒有違和感,他就是一個工作室,外面很安靜,感覺可以靜下來做專案。裡面堆滿各種零件 (你想的到的東西都找的到XD) ,有點亂,跟附近的藝術工作室形成對比,但走出門後都同樣會覺得創造力源源不絕的從工作室流出來,這應該就是他沒有違和感的關鍵。

雖然說是 Arduino day ,主要都是在談台灣自造者運動的現況,還有各種聊天屁話XDD,最後再吐槽adafruit沒事出一堆LED模組銃三小www鄭鴻旗大大提到希望可以藉由社群,讓專業的人聚集,交流資訊。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直接擷取別人學習、統整過的知識,

這就是「人端運算」。

這想法挺有趣的,把解決「別人解決過的問題」的時間省掉,

就能花更多時間在「未解決的問題」上面。

蔣奇桓

[20170802]

口丁,是一個很可愛的地方,因為有著一群很可愛的人。

第一次去是一年前,憑藉著好奇而去的,卻帶著更多很深刻的好奇離開。

那次正好遇到一群研究生去口丁尋求意見。我才發現原來有一群人有著這樣的maker spirit,原來有這麼一群人願意這樣幫助未曾謀面的陌生人,原來單單為了自已喜歡的精神聚在一起,一起討論、一起動手做會讓人這麼享受,這麼滿足。在夜晚的寶藏巖,口丁的燈光溢出窗外,照進了我的心。我還記得,那天晚上我騎著車一路傻笑回宿舍。

止不住的笑意。

一年後又再次回到口丁,借機具、問問題之外,更重要的是我知道這裡有一群人,願意教我們如何使用、願意跟我們一起解決問題。雖然只來過口丁兩次,但是聽到口丁在寶藏巖的空間在十月左右就會收掉,我還是感到很不捨。因為口丁對我來說是這麼一個特別的存在。

他們是一群maker,他們在口丁分享的不只是一個空間、不只是機具、還有他們自己實作的成果、他們分享的是經驗。如果之前的經驗現在行不通呢? 那就一起來討論、一起想辦法。

雖然不捨,但是我只是一個來訪過口丁幾次的人,並不能去體會經營一個空間所需要付出的心力。但是,就像鴻旗(鄭鴻旗)說的,空間收掉了,網路上的還在壓。

空間不在,但人還在。

我想他還是想讓大家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的。

可愛的人彌足珍貴,因為他們即使過程艱辛,仍然願意分享。

許藍天

萬遲王的故事

『若是馬英九接見MAKER界的代表,鴻旗遇上『死亡之握』不知會怎樣?』

『馬總統會在台上等兩個小時!』

台北放開實驗室:『放開那女孩,讓專業的來!』

太陽花鋁罐跑馬燈的故事

這是一個一直在進化的過程:(我先開個頭,請實際參與的人繼續編輯):

剛開始是謝銠鈑的Arduino習作,

突然間大家都在喝可樂。

再來一個就變三個。

LED鋁罐燈要感謝所有捐贈鋁罐的朋友們,魯蛇阿北在此跟大家跪謝了~

2014年十大經典名言第一名,居然被媒體採用LED鋁罐燈的Z>B 感謝~~

太陽花發生時,我們就釘了個架子,就走上街頭。

後來還登上日本記錄學運的書籍

David Chen(DC)

高中畢業因緣際會下被加入口丁社團,看到當時在辦聚會的紀錄照片覺得是個有趣的地方,於是上台北念大學就固定來參加每週舉辦的週三來碗Arduino聚會。